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不斷明確,智能消防的應用范圍開始向安全、醫療、生產制造等領域拓展。消防產業構建的社會網絡一旦進入智能化階段,將遍布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,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基礎,成為智能城市的社會形態。
目前,我國人工智能發展進入爆發式增長期,智能消防成為新一輪投資熱點,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。
據市場反映,此次落地應用在九個小地方、高層建筑、商業綜合體、石油化工、航空機場、工業園區、消防部隊等行業或領域備受關注和關注。
消防部門規劃、部署、監督、檢查全國消防工作,在智能消防建設中處于頂層設計地位,重點建設可行的智能消防系統或平臺。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消防部隊所轄各方都實行這一制度。他們不僅可以獨立開展體系建設,明確分工,還可以形成合力,共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智能消防基本框架。
根據2017年297號文件要求,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公安消防支隊智能消防建設可概括為兩個方面:
1、 構建數據集成平臺
如城市物聯網火災遠程監控系統、基于“大數據”和“一圖”的指揮平臺、高層住宅智能火災預警系統、數字化預案編制與管理應用平臺、“智能化”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系統等。
2、 智能消防頂層架構下的具體應用模塊
如數字規劃模板、規劃管理應用平臺、實際指揮平臺、高層住宅接入系統、應用應用應用平臺、移動指揮終端等內容框架下的這五大內容。
作為物聯網設備系統之一,市場空間不容小覷。據統計,2018年初,全國消防車輛總數達到41564輛,其中消防車21957輛,高層消防車6192輛,特種消防車7845輛,戰斗消防車4714輛。
如果有專職消防隊,就需要一套與本單位配套的智能消防系統,企業也需要根據自身需要建立,如石化、航空機場、大型電力等行業的企業。
九小場所、商業綜合體、文保單位、工業園區等重點消防單位不需要配備專職消防力量,但由于人員集中、體積大、場所復雜,消防任務也十分繁重。
據應急管理部數據顯示,近5年來,全國綜合商業市場共發生火災9255起,死亡114人,直接財產損失10.7億元。2018年,商場、超市等人口密集場所共發生火災9000余起,造成45人死亡。
2017年,公布了《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》,首次對消防安全責任制的實施作出了全面、具體的規定,進一步明確了消防安全責任,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責任制,堅決防止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。
哈爾濱“8.25”火災事故造成20人死亡。犯罪嫌疑人李彥斌當場抓捕,并高喊“我沒有殺人”。雖然起火原因是線路短路引燃裝飾材料,但李彥斌需要負主要責任。
因為《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》規定:“法定代表人、主要負責人或者實際控制人是本單位和場所的消防安全負責人,對本單位和場所的消防安全負全面責任
上一條: 智慧消防物聯網十年,如何跨越死亡之井?
下一條: 智慧消防物聯網市場如何迎接“新基建”?